搪瓷产品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:
起源与发展:搪瓷的前身是珐琅,起源于3000年前的古埃及,随后在欧洲兴起。公元6世纪,珐琅工艺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隋朝,并在明清两代得到进一步发展,尤其是在明代景泰年间,以蓝色珐琅釉料为主的“景泰蓝”工艺达到了巅峰。
工业革命与现代搪瓷的诞生:19世纪初,欧洲研制出铸铁搪瓷,为搪瓷由工艺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础。19世纪中期,随着工业的发展,钢板搪瓷兴起,开创了现代搪瓷的新纪元。
1903年,搪瓷技术传入中国,1916年上海建立了第一家搪瓷厂。
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:新中国成立后,搪瓷制品成为中国最常用的家用器皿,尤其在上世纪60、70年代达到鼎盛。搪瓷脸盆、茶杯、痰盂等几乎每个家庭都有。搪瓷制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,还常作为单位发奖、亲友赠送、结婚礼品的常见物品。
逐渐淡出与现代应用:上世纪90年代中期,随着不锈钢和塑料的出现,搪瓷制品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。尽管如此,老搪瓷制品仍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,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。
搪瓷的定义和制作工艺:搪瓷是将一种玻璃质瓷釉涂在某种金属制成的胚胎上,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复合工艺品。这种工艺品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,还具有防锈、易清洁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。